上海申花顶住压力的首胜,让压力来到了今天出场的上港身上。
一来同为上海的球队,二来相比申花阵容的天残地缺,上港的阵容可要充实太多了,三来无独有偶,他们的对手都是澳大利亚球队。
上港的压力巨大
舆论和媒体有意无意就会拿上港和昨天的申花作比较,还没开始比赛就已经将巨大的压力笼罩在上海上港身上。
首当其冲的就是主教练佩雷拉。
在和苏宁的半决赛第二回合里受伤被换下场之后,奥斯卡仿佛抽走了这支球队的灵魂,在11月的比赛里上港接连被苏宁逆转、被国安复仇,最终只拿到中超的第四名。
这和以冠军为任务的目标相去甚远。
佩雷拉的压力同样非常大
佩雷拉甚至被传有下课的危险,因此来到多哈的亚冠征程,成为了他的正名之路,而首战,就迎来澳大利亚的冠军球队悉尼FC。
这次佩雷拉不敢再想对苏宁的比赛时玩“后手”战术了,首发里将胡尔克、洛佩斯、穆伊都悉数放上场,除了回国家队的阿瑙托维奇,上港能上场的外援都在这里了。
看阵型,上港有可能是442:胡尔克和李圣龙突前,穆伊和杨世元双后腰,洛佩斯和吕文君分居左右,四名后卫是王燊超居左傅欢在右,中卫搭档是魏震搭贺惯,这和中超赛季最后一场打北京国安的时候有一些相像。
上港的首发不齐整但已经尽力而为
也有可能当洛佩斯推上进攻的时候变成433,或者吕文君一起推上攻击线踢4231,甚至在极端的时候将王燊超推上去进攻变成343。
上港的可能性变化其实在中超赛场大家已经非常熟悉,问题只在于 没有了奥斯卡他们的进攻都倾向于球星个人拿球单干线路,基本上前场是打到哪算哪,看看在经过8天间歇且长途跋涉之后佩雷拉会想出什么样的办法来。
另外无论是媒体还是球迷心目中都将悉尼FC列为小组中上港最弱的对手,理由和昨天的珀斯光荣差不多:已经将近3个月没有正式比赛、主力射手和门将离队、澳大利亚球队打法单一只会英式冲吊等等。
真的是软柿子?
真的是这样吗?
悉尼FC对上港的研究非常透彻——这从开场之后他们前三次针对肋部的攻击就可以看出来。
佩雷拉不是经常摆四后卫的,但今天偏偏摆出一个悉尼对胃口的四后卫阵型,今天他们的首发看似是一个4222,但其实当进攻拉开之后会迅速切换成三中卫阵型,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用两名前锋拉开打四后卫防线的肋部空间。
悉尼对上港的开场4后卫研究非常透
尤其上港的进攻体系中,当奥斯卡不在的时候,边路王燊超的压上助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打开窗口的手段,于是这一点完美地落入了悉尼的“套”中。
开场打了三次肋部,第三次就成为了最致命的进攻,王燊超助攻上前身后的空挡巨大,球直接长传找到右边的布哈贾尔,魏震补位防守已经来不及,球传中到中路另外一名前锋巴巴罗塞斯面对出击的门将陈威竟然推呲了。
上港逃过了第一次但没逃过第二次,两分钟后和此前一次如出一辙但这次换成了巴巴罗塞斯换到右边,此时补回来的换成了贺惯,但球依然简单地被传到中路,布哈贾尔这次没有放过了——1-0!
如出一辙的持续攻击肋部
上港的低迷状态还在继续——13分钟悉尼换到右边攻击傅欢这一侧造成角球,角球开出后中卫沃蓝德高高跃起头球砸中了门柱!
角球防守也一片混乱
留意悉尼在角球攻势里前后两点掩护,前点和胡尔克争抢而后点沃蓝德无人看防顶得非常轻松,来迟一步的魏震只能目送球击中门柱。
上港在角球防守中仍是区域防守为主,这种没有明确盯人的缺陷也被悉尼的角球战术算到了。
前15分钟上港简直被对方予取予求,两个边路和肋部被频繁调动打得死去活来,悉尼完成的前15次进攻卓有成效且完全打爆了上港的边路防守。
前15分钟打得上港晕头转向
开场被算计了一道,该轮到佩雷拉应变了,这是一道棘手的难题。
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之后佩雷拉醒悟得还算快,马上推翻了自己的首发四后卫布置,将吕文君换到左边踢翼卫,王燊超换到右边踢右边翼卫,傅欢收进去中路打三中卫,将洛佩斯推上锋线,上港将阵型变成了更有攻击性的343.
变阵三中卫
他的调整算是非常有针对性:防守时退成5后卫阵型,堵住对方强势的肋部突击,同时三中卫对中路的保护还是比此前好了很多。
31分钟时这次防守就很有说服力:悉尼再次从右边路推进下底,因为有后腰杨世元的回追补身后,放心大胆扑出来防守的左中卫魏震及时到位将这个下底传中路线封堵。
对方回传找肋部空间,被再次及时回防的边翼卫吕文君出其不意抢断,无奈犯规。
这次防守是对肋部防守的教科书级防守。
教科书的一次防守
进攻时主要将吕文君和洛佩斯和两个球队中具有突击能力的球员放在同一侧,上港想在边路进攻做文章的意图很明显了。
他的快速反应总算让上港站稳了脚跟,在开场遭受持续打击的混乱中很快摆脱了出来,后防线没有再犯错误丢第二个球,这一点应该给佩雷拉点个赞。
给佩雷拉的反应点个赞
时间来到30分钟上港终于开始在前场获得射门机会:28分钟右路传中李圣龙头球偏出,31分钟吕文君回做穆伊完成禁区外的远射高出。
仍是隔靴搔痒的远射
这20分钟里上港完成了进攻次数对对手的成倍反击,防守端也完成了蜕变,但真正的那个顽疾仍然没有改变。
上港的强势边路将球推进到前场之后,前场有李圣龙和胡尔克提供对抗,但后上的前卫线无法连接上第二次进攻,洛佩斯太靠边路、杨世元兼顾防守,其实只有穆伊成为这个点。
穆伊在这个三中卫阵型中位置前提更加靠近攻击线,但他的个人能力老实说和奥斯卡仍然相去甚远。
仍是那个老问题
踢着踢着就又出现了对阵国安时的那个问题:进攻时都挤在狭小空间里谁也没有太好的连接,于是每人拿球各自单打一段了事。
一个明显的数据:上港调整后占据了场上绝对优势但真正形成起脚的射门,只有可怜的2次。
悉尼好整以暇的五后卫填补着空间等你来攻,1球领先,这球下半场仍是不好打。
上港的替补席其实调整的空间并不大,佩雷拉思前想后,还是换上买提江和于海。
佩雷拉将阵型重新调整为四后卫,但和上半场却不尽相同,进攻时当左侧于海压上的时候王燊超回收成为欧洲流行的”三个半后卫“。
佩雷拉再变!
同时中场增加买提江为的是进攻时可以分担一部分另外一侧穆伊的出球任务,让穆伊可以在右路更加推进一步增加攻击,这是佩雷拉想出来的几乎唯一一个有效的进攻体系。
这样较为复杂的战术让中国球员适应了15分钟才找到感觉,这期间因为阵型混乱让对手又拿到两次射门。
这时候就需要英雄站出来了:63分钟穆伊右侧45度传中,门前李圣龙鱼跃头球破门,1-1!
李圣龙第一个头球!
进球后两分钟穆伊再次右路下底传中,门将抢在李圣龙身前破坏。
而后他将两名外援换走休息,换上陈彬彬雷文杰将阵型第三次变换成4141,彻底解放了穆伊——78分钟穆伊中场大范围转移,长途高速插上的于海拿球并传中,李圣龙再次做出精彩鱼跃头球破门!2-1!
这是一个头球世界波!
这一个比第一个更难更精彩!
悉尼的老将没力了,门将还自杀式手球被罚下场,上港赢了!
悉尼最终崩溃了
从全场比赛来看,悉尼对上港研究非常透彻但上港却对对手近乎一无所知,这让上港损失了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