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护一护」于大宝。
同上港的比赛后,比利奇将失利原因直接归咎于「开局太差了」。也有人说,是于大宝和李磊的两个失误,葬送了国安的胜利。
从比分上看,如果不是开场5分钟之内的两个失球,国安至少能够拿到1分,追上天津津门虎。更何况,若没有这样的开局,国安全场比赛的走势可能是另一番模样,说不定就赢了上港。
当然这都是假设。
按照比利奇的设想,一定是这样的:三中卫体系立足防守,王刚和李磊两个边翼卫不断拉开宽度,然后利用高天意的能力送出身后球,巴坎布如同黑色闪电直捣黄龙,搅得对手防线不得安宁,号称「中国版哈兰德」的张玉宁一蹴而就……
想法很美好
当然了,这只是他的想法,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我们来回顾一下国安的三个失球:
国安的第一个失球,确实是后防线,尤其是于大宝在盯人时出现了选位和判断上的失误,洛佩斯跑动的身影,就好像比利奇设想的巴坎布那样,直接插入三中卫的空挡中,并且利用身体能力卡主身位,直捣黄龙。
随后,立足未稳的国安又出现了事故。一项表现稳定的李磊,在后场传球给中场球员的时候,直接被洛佩斯断下,洛佩斯原地转身后起脚打门,皮球滚入死角。
第三个失球,是国安正在全力猛攻,被部分球迷认为「即将战胜」对手的时候,奥斯卡突然送出直塞,打穿了国安的左边路,曹永竞回防不及时,对手横穿门前,中路包抄的吕文君头球抢点得分。
三个失球,很多人将第一个失球归咎于于大宝的选位判断失误,第二个失球必然是李磊的传球失误,第三个失球干脆也赖到于大宝头上,说是他没有跟防对方前锋。
于大宝要是看到这里,不知道会不会后悔改踢后卫。踢后卫就是这样,只要失球,在很多人眼里就都是你的责任。
事实上,北京主场「ID:bjzhuchang」一直强调,于大宝不是踢后卫的料。中国足坛有后卫改前锋成功的,比如黎兵、范志毅、徐云龙,但几乎就没有过前锋改后卫成功的。很多人说,徐云龙不是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找到过徐云龙以前在体校的队友和学弟学长们了解了一下,龙队从小就是踢后卫的。
于大宝在31岁的时候改踢中卫,他能踢得好,才怪。
这个问题本来不是从比利奇这里引发出来的,但是比利奇偏不信邪,还非得让于大宝踢中卫,不仅仅踢中卫,还要去踢三中卫,不仅仅踢三中卫,还要去踢三中卫里居中拖后的那个。
说实话,这样的安排,北京主场「ID:bjzhuchang」都替于大宝叫屈。用句球迷们经常戏谑的话:这是要废了他啊。
三中卫体系,一般来说是两个侧翼中卫负责盯人,居中的中卫负责协防补位以及组织防线。这个打法在德国和荷兰是最多的。德国历史上最出色的球员「皇帝」贝肯鲍尔就是三中卫里拖后的一个,在德国这个位置也叫作「自由人」,如果拖后中卫能力足够强,在很多时候甚至可以当后腰使用,可以直接去发动进攻,甚至终结进攻。比如1996年欧锦赛上的德国自由人萨默尔。荷兰也有很多这样的自由人,最有名的就是90年代的荷兰巨星罗纳德·科曼,科曼除了防守稳健、对抗强悍之外,暴力远射和长传调度,也是他的招牌。
除了「自由人」这个角色之外,还有一种踢法,就是「清道夫」。这也是三中卫里经常见到的一种,他的集大成者是意大利,先有70年代「大国米时代」的老队长皮齐,中有80年代尤文图斯的传奇西雷阿,后有90年代米兰的旗帜巴雷西。这三位足以载入世界足坛史册的「清道夫」,都以超强的选位、补位、预判以及高超的防守技术而闻名于世。他们的选位、补位、预判能力能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82年意大利夺冠功臣西雷阿,作为一名后卫,职业生涯从来没有得到过红牌。他的对手评价他:西雷阿在场上踢球,就好像提前看过这场比赛的录像,他能够知道前锋每一个跑位的路线。
从这里也能够看出,三中卫居中的那名后卫,无论是「自由人」还是「清道夫」,首先要具备的就是超强的阅读对手进攻的能力,超强的协防补位意识,超强的大局观和经验。
如果国安真的要踢三中卫,居中的位置也应该是于洋的,而不是于大宝。在国安所有后卫中,于洋是经验最丰富的,同时也是正面防守意识最好的球员。而于大宝踢中卫其实更多的还是靠他前锋出身的身体素质,比如速度、爆发力、对抗等等。从选位、补位、站位和预判来说,于大宝是所有后卫里经验最少的。如果非得让于大宝踢三中卫,他也应该是去盯人那个侧翼中卫,毕竟他有一定的速度和身体,也有一定的技术。
但比利奇就这么让于大宝赶鸭子上架去踢三中卫里的拖后,结果,防守的时候,于大宝成了「自由人」,进攻的时候,于大宝成了「清道夫」。
赛前,比利奇说,为了同上港的比赛,他精心准备了五天。而赛后,于大宝说,三中卫的踢法,只练了一天。两个人可能都没说谎,前三四天,比利奇一直在练四后卫,最后一两天,突然决定改踢三后卫,然后就开始练,觉得差不多了,就上场了。
国安在施密特和热内西奥任内也踢过三后卫。但一项张扬的施密特对于使用三后卫其实也颇为谨慎,主要是在2018年最后几轮,当时国安已经夺冠无望,全力备战足协杯决赛。为了能够在决赛前找到防守鲁能高举高打的方法,同时尝试如何让后防更稳固,施密特曾经尝试用于大宝、雷腾龙和于洋组成三后卫踢了好几场,那几场比赛的效果中规中矩,而且对手实力都并不强。结果,最后同鲁能的决赛,施密特还是回归四后卫体系,只是在最后读秒阶段,为了巩固防守,才把雷腾龙和张瑀都换上来,堆人防守。
热内西奥也使用过三后卫,但比施密特更谨慎。去年第一阶段同上港队比赛热内西奥曾经为了解放王刚而使用三后卫的踢法,但其实那还不是严格意义的三后卫,因为杨帆更多的时候站在一个非常靠右的位置上,王刚则几乎不再是一个后卫,那场比赛更像是一个3.5后卫的踢法。
可以这么说,比利奇的异想天开,以及用人失误,才是国安第一个失球的主要原因。
至于第二个失球,李磊当然是第一责任人,但问题是,一项稳定的李磊,如何会犯下这样的低级失误?国安上一次出现后场传球失误,还是2015年当时周挺和徐云龙在面对申花的时候,在禁区内相互传球没有默契导致失球。
图片来自虎扑
李磊的这次传球失误,也值得玩味。但他接到后场转移球以后,上港球员对他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包夹,两名上港球员几乎把李磊的所有传球路线封死。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次防守结束后,国安的两个中场后腰池忠国和高天意站在了一起,但李磊拿球被封死路线后,高天意才想到去移动接应李磊,李磊也看到了高天意,但他对于洛佩斯的防守路线判断还是出现了失误,而且高天意接应的速度太慢了,他一直站在洛佩斯的防守路线上。
无论打四后卫还是三后卫,国安的阵型都存在一个问题,即没有边路进攻球员,这样直接导致的是,边后卫得球后无法向前传球,而只能向侧后方给中卫或者向侧前方给后腰。如果给中卫其实是无效且更危险的,而给后腰的话,若后腰的接应意识不够,拿球护球能力不强,也很危险。
高天意这个球员,这两场比赛踢得很吸引人,但他的问题,其实北京主场「ID:bjzhuchang」此前已经说过了,这个球员的接应能力不足,无球跑位的阅读能力不够,他去接应李磊的时候,移动速度和位置选择都太差了。
这里再多说两句高天意。同上港比赛的赛后数据统计来看,高天意的传接球次数又一次比肩比埃拉。这是极其不正常的。同申花的比赛高天意传接球次数超过比埃拉和张稀哲,同上港的比赛又是如此。这足以说明,国安现在的比赛节奏是掌握在高天意脚下。还记得北京主场「ID:bjzhuchang」说过的那句话吗:如果比埃拉掌控国安进攻,国安可以争冠,如果张稀哲掌控国安进攻,国安可以争亚冠名额,如果高天意掌控国安进攻,国安只能保级。
现在对手就是肆意的让高天意表演,你可以远射,可以策动攻势,可以送威胁球。没事,你来吧,你踢得越好,对手的目的就达到了。
对于高天意这个球员,其实各方的争议是极大的。在江苏苏宁的时候,卡佩罗曾经非常看好他,20岁不到就让他打主力,要说卡佩罗是什么人,那不用解释了吧,说卡佩罗不懂球,那纯粹扯淡。可是卡佩罗重用高天意江苏苏宁的成绩却不咋地。后来,奥拉罗尤来了,直接把高天意沦为边缘替补,一年也就踢个几场球,完全是U23凑数的状态,江苏苏宁的成绩反而越来越好,去年拿了冠军,高天意一共也没踢多少场。
从国安的两场比赛来看,高天意在中场有一定的对抗和防守能力,有一脚不错的向前直线远传的能力,偶尔还能来个远射或者定位球。在同年龄球员中,他的这些特质是很难得的。但反过来看,高天意在国安踢得风生水起,国安却踢得乱七八糟,尤其是中场的传导转移,基本上就是一锅粥。很难说到底是卡佩罗的判断对,还是奥拉罗尤的判断对。
高天意的踢法和评价,让人不由地想起了一个很知名的中场球员,就是意大利90年代的中场节拍器阿尔贝蒂尼。这位米兰王朝后期的指挥官,同样在后场有一定的对抗和防守能力,同样有一脚出色的中长传身后的能力,还有定位球和远射的技巧。当时意大利足球圈内认为:“阿尔贝蒂尼咳嗽,意大利队就感冒”。
但是同时,也有另外一种声音认为,阿尔贝蒂尼其实是个很平庸的球员,虽然他有传球技术,但他的移动范围太小了,接应的能力太差了,而且传球只限于传身后,横向的转移思路不够清晰,视野也不够开阔。除非在某种特殊的体系里,否则这样的球员难以立足。
有意思的是,当时在AC米兰执教的教练,也是卡佩罗,他非常喜欢阿尔贝蒂尼。在意大利国家队,阿尔贝蒂尼也是卡佩罗的恩师萨基手下的核心。但后来,卡佩罗离开米兰,萨基也离开意大利后,米兰和意大利经历了更新换代,年龄更老的马尔蒂尼、科斯塔库塔等人都留了下来,阿尔贝蒂尼很快就被新帅清洗,他后来去了马竞,踢得一塌糊涂,在意大利国家队的位置,也很快就被更年轻的迪比亚乔取代。而阿尔贝蒂尼在米兰留下的最后印记,是1999年米兰拿下了百年冠军,不过他当时的位置已经不稳,年轻的德阿森蒂斯已经和他形成了竞争关系。当时,米兰也是三后卫的体系,而教练就是国安的老熟人,扎切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