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NBA直播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专题...

看似欧洲两菜鸟互啄,实则高手过招重细节,贝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此次为大家带来了的是2016欧洲杯回顾系列第3集,B组小组赛首轮威尔士vs斯洛伐克的比赛。以下为回顾系列往期的文章链接:

重温2016欧洲杯系列第1集,喂到嘴边的饼,吃与不吃的痛苦思考

欧洲杯回顾系列第2集,亲兄弟各为其主,瑞士赢在中场没有争议

在A组小组赛首轮全部战罢之后,B组也迎来了首轮的较量,此次亮相的威尔士以贝尔领衔,而斯洛伐克最大牌的球星是哈姆西克。本场比赛在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的波尔多大西洋体育场进行,该球场能够容纳42115名球迷。比赛经过90分钟角逐,威尔士依靠贝尔和卡努的进球,2比1战胜了斯洛伐克,为斯洛伐克打进1球的是杜达。

威尔士和斯洛伐克都是首次参加欧洲杯决赛圈的比赛,威尔士能够进入欧洲杯决赛圈绝非欧洲杯扩充到24支球队的原因,从预选赛开始,威尔士就展示出了进入决赛圈的欲望和实力,长时间在小组赛力压比利时就能够看出威尔士确实实力了得。本届参加欧洲杯的威尔士队也被誉为了「威尔士黄金一代」。

58年的等待对于威尔士来说,时间似乎久了一些,在人口数只有300万人的威尔士,能够进军欧洲杯是全部威尔士人的骄傲,此前,吉格斯用其一生能力也没能完成进军欧洲杯的愿望,而贝尔成功接过吉格斯的交接棒实现了老大哥的梦想。

回看经典

威尔士:

门将:21-沃德

后卫:5-切斯特、6-阿什利-威廉姆斯、4-本-戴维斯

中场:2-冈特、14-爱德华兹、7-乔-艾伦、3-尼尔-泰勒

前锋:20-乔纳森-威廉姆斯

斯洛伐克:

门将:23-科萨希奇

后卫:2-佩卡里克、3-斯科特尔、4-杜里卡、18-斯文托

中场:19-库卡、13-赫罗绍夫斯基、20-马克、17-哈姆西克、7-维斯

前锋:21-杜里斯

斯洛伐克区域逼抢高效,肋部进攻效果好

斯洛伐克整场比赛在局部逼抢中比威尔士更加强势,斯洛伐克的战术意图也非常明显,高位逼抢致使威尔士传接球出现失误,从而获得进攻威胁。在高位占有绝对优势,是斯洛伐克全场比赛始终贯彻的一个理念。

正是由于遇到了斯洛伐克在高位的逼抢和围抢,威尔士在传接球方面失误连连,威尔士在传球次数和传球成功率上也逊色与斯洛伐克。斯洛伐克和威尔士的传球次数对比为503比370。其中,斯洛伐克的传球成功次数为411次,而威尔士只有269次,斯洛伐克的传球成功率为81.7%,威尔士传球成功率为72.7%。

在上图的攻防示例中,能够看到威尔士持球球员在边路时,斯洛伐克有四名球员在局部对其进行高压,斯洛伐克人数优势非常明显,在4v2的大环境下,威尔士球员很难将球转移出压力区域,而边路的拉姆塞从高位回撤的举动,被赫罗绍夫斯基看在眼里,赫罗绍夫斯基及时跟防让威尔士转移球的想法不得不破灭。

此时,哈姆西克和维斯在中路的站位非常关键,他们出现在中场中路完全阻隔了威尔士中场和前场的联系,哈姆西克的能够很好的对他身前和身后的空间进行保护,以免威尔士将球转移到中路发动快速反击,而维斯的作用是在牵扯威尔士右路球员的活动,防止威尔士进行横向的大范围转移。

从威尔士的进攻思路来看,他们更愿意从边路发起进攻,虽然贝尔在比赛中的初始站位是在中锋位置,但是他会经常拉边和队友进行配合,从威尔士进攻线路占比中会看到,左路进攻的占比为29%,右路进攻占比高达44%,而中路只有27%。

威尔士在进攻中陷入困境的最直接的原因是斯洛伐克在局部位置的逼抢和高压,在上面的进攻示例图中,拉姆塞带球在边路突进,但是在他的横向空间内,没有一名队友出现在中路,而身前虽然有落位回撤的贝尔,但是拉姆塞在局部遭遇了两名斯洛伐克球员的包夹和逼抢。

而且回撤接应的贝尔也被死死盯住,虽然贝尔离开了中锋位置,但是斯洛伐克中卫斯科特尔并没有选择留在防守区域,而是选择对贝尔进行紧逼,这让贝尔无法舒服和顺利的接到拉姆塞的传球。整个中路在威尔士的进攻中被彻底无视,乔·艾伦的位置非常靠后,没有选择和拉姆塞进行配合,这让威尔士的进攻陷入死循环。缺乏中路策应的的威尔士,在斯洛伐克的强侧区域想要取得突破非常难。

斯洛伐克除了在防守端的强势表现外,在进攻端的表现也同样吸睛。由于斯洛伐克采用的高位压迫的战术,这让球队很容易抢回控球权,在守转攻的过程中,斯洛伐克并不会拖泥带水,由守转攻的速度极快,球队整体阵型变化也很及时。

在上面的守转攻的动图中,能够看到威尔士在面对斯洛伐克的区域逼抢后,传接球出现失误,后撤位置很深的贝尔没能控制住皮球,哈姆西克拿球后高速直插威尔士右肋空间,贝尔在丢球后甚至直接放弃回追,在高位的乔·艾伦都没有放弃回追的步伐。超巨就是超巨,这种脏活累活是绝不会干的。

在进入威尔士右路肋部空间后,威尔士防线没能及时调整好位置,两名防守球员上抢失败,整个威尔士后防线瞬间门户大开,哈姆西克进入禁区后横向移动晃开防守球员封堵完成射门,皮球在越过威尔士门将后,在门线处被本-戴维斯解围,威尔士防线也拉响了警钟。

威尔士在此后的比赛中,并没有吃一堑长一智。在肋部防守上依然暴露出了的极大的隐患。马克在右路带球从边路长驱直入,拉姆塞的速度完全拼不过马克,进入到右肋后,由于右路边线有斯洛伐克球员牵制,威尔士左后卫不能和中卫对马克进行包夹,这让马克在肋部的运球畅通无阻。

在中路移动的杜达也牵制住了威尔士整个中路的防守,马克在肋部的横传中路,给威尔士的防线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杜达领球后反方向的射门直接轰开了威尔士的球门。从整个进攻过程中可以看到,威尔士从高位到低位的防守形同虚设,低位球员始终保持低位移动,在禁区弧顶位置没有威尔士球员进行保护,在缺乏层级的防线保护下,仅凭斯洛伐克持球球员就能够打乱整个威尔士防守的节奏和阵型。

斯洛伐克全能,威尔士偏科

在前文已经提到了威尔士将进攻重心都放在了边路,中路对边路的保护严重不足,从站位图中也能够看到,威尔士整体站位右倾明显,虽然球队初始站位是3-4-3,但是拉姆塞、贝尔和乔纳森-威廉姆斯都挤进到了中路,冈特担负起右路进攻的重任,而左路,由于球队阵型右移,左路前场出现真空地带。

但是问题随之产生,威尔士在进攻中,并没有如站位图中展示的这样,球员扎堆在中路的情况,在进攻中,中路往往没有威尔士的球员存在,这个问题很容易解释,在比赛早早取得进球后,威尔士便将阵型后移,希望在欧洲杯小组赛首轮的比赛中使用更为保守的防守战术来守住胜果。

乔·艾伦领衔的中场整体将站位后撤,这让威尔士在阵地战中的中路威胁骤减,而锋线的三名球员则需要不停的移动去和边路球员寻求配合,这就让威尔士在中路陷入到了被动。

反观斯洛伐克,在比赛中的站位更加合理,由于威尔士适当的放弃了控球权,斯洛伐克在进攻中会更加均衡的在中场进行调度,从而寻找威尔士防线的漏洞,另外,斯洛伐克球员在拼抢中的强硬作风,让威尔士球员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传球失误。即使威尔士进攻重心在右路,斯洛伐克也会在另一侧进行防线保护。

威尔士对防线进行保护收到效果

在被斯洛伐克追平比分后,威尔士开始对战术进行调整,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对肋部漏洞和禁区弧顶位置进行针对性的保护,乔艾伦的后撤对后防线的防守起到了关键的因素。

在斯洛伐克在边路和肋部寻找空当时,威尔士不再选择低位站死位置的防守策略,他们同样会使用区域逼抢的方式防止斯洛伐克继续寻找在肋部空间的配合,而在防线后撤的过程中,乔艾伦在中路的补防成为了关键。在斯洛伐克将球横向转移时,乔艾伦能够出现在传球的线路上,进行封堵和解围。这让斯洛伐克在进攻中遇到了明显的阻力。

为了应对威尔士在防守端的改变,斯洛伐克球员只能更多的依靠个人的能力选择突破,在过人的数值对比中,斯洛伐克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全场比赛,斯洛伐克尝试了17次过人,其中成功了16次,成功率高达94%,而威尔士只有9次过人,4次成功,成功率仅为44%。

威尔士在对防线进行调整后,优势也逐渐显现,虽然在防守对抗上仍然以11比20落后,但是威尔士开始尝试使用抢断的方式来阻止斯洛伐克的进攻,威尔士全场比赛尝试抢断32次,完成16次,成功率为50%,虽然不及斯洛伐克的76%的抢断成功率,但是仍然以16次抢断力压对手的13次抢断。

在防线稳固的前提下,威尔士在进攻端展示出了比上半场更强的进攻欲望,在进攻对抗中,威尔士以20比11领先,在总对抗数据中以18比13占据优势,成功率也达到了58%。

写在结尾

威尔士最终能够赢球,全靠球队中拥有超巨球星,贝尔的灵光一现足以杀死比赛,而哈姆西克纵观全场拼命卖力,但是进球运气还是差了一些。虽然,斯洛伐克最终以1比2输掉了欧洲杯的首秀战,但是球队在比赛过程中对威尔士的战术打击非常奏效。

全场58%的控球率优势足以证明他们的实力。不过球队在门前制造威胁的能力还需要提升,全场13脚射门只有3脚命中目标,而威尔士11脚射门有高达8脚射门能够对斯洛伐克的球门造成威胁。

相关集锦

相关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