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NBA直播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专题...

奥运会收官,这是一届从体育到娱乐的奥运会

奥运会结束了,为期两周。中国代表团最终取得了38金32银18铜,以金牌、奖牌榜第二的成绩收官,交出境外参赛的最佳成绩单。

这也是互联网发展到自媒体时代的第一届奥运会,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或许当你想不关注奥运都不太可能。手机里只要有任何一个新闻APP开了推送权限,那么关于奥运的消息就会“无孔不入”地弹到你的手机上,你想不关注都不行。

从硬核体育到娱乐体育

每一届奥运会的举办都是声势浩大,这种全球的体育盛会当然会引起各路媒体的关注。体育媒体首当其冲,两年一度的体育大会成为了不少体育类公司冲KPI的机会,其余的如时政、财经等等媒体也纷纷加入了奥运报道的行列。

而在这一届奥运会,逗妹发现娱乐类自媒体居然是报道奥运的主力军,只不过他们报道奥运的方式和体育类媒体并不一样。

或许一个传统的体育报道方式是,比赛实况-赛后分析-采访运动员-特邀采访,之后会有记者编辑去关注和运动员相关的事件,探寻他们背后的故事。当然这样的一个流程,需要记者、编辑人员有着极高的专业度,但这样一篇专业深度的稿件、视频采访播出来以后,又有多少人去看呢?

关注逗妹的朋友们可以回想一下,在整个奥运会期间,大家看到过几篇这样专业的稿件?可能也就是女足和女排战绩不佳之后有寥寥几位记者在分析而已。

那更多的是什么呢?

哎呀杨倩好可爱,我老婆。哎呀孙一文好可爱,我老婆。哎呀全红婵小妹妹太萌了。哎呀许昕怎么那么逗。吕小军的肌肉绝了。

体育娱乐化。

体育是一个很奇怪的领域,它的门槛看似不高,你可以很轻易地弄明白它的大体规则——足球,把球踢进门里;篮球,把球投进篮筐;田径,比谁跑得快跳得远;跳水,比谁分高;围棋,谁围的地方多……但是如果研究如何胜利,甚至看懂比赛在比什么……

娱乐博主们显然不可能知道这些,说实话,他们能把运动员名字搞清楚就已经很不错了……他们用自己之前搞娱乐的方式去报道体育,关注他们的弟弟妹妹们也用娱乐圈追星的方式去追运动员。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奥运会期间有各种各样的“旧闻”,给你说说马龙和张继科的关系,为什么都爱捏孙颖莎脸,再来说说杨倩有多可爱,女子4x100米接力都是哪吒头诶……这才是他们擅长的嘛。

当体育饭圈化

或许这是一柄双刃剑。好的当然是运动员有了粉丝,可以更好地推广运动,也会和粉丝交流;但不好的是,运动员绝大多数是没有公关能力的,当放大镜瞄准他们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纰漏,如果这些纰漏被有心之人利用,抑或是,当粉丝粉一个运动员过了头,也就难免会出现拉踩甚至“网暴”的现象。

当然了,被“网暴”的还真不止运动员。

黄晓明就因为自己“蹭”自己表妹陈梦的热度也挨了顿骂。这就冤了点儿,也搭上他“油腻”的人设导致路人缘整体不太好。这要是逗妹有个亲戚拿了奥运会冠军……逗妹恨不得让十里八乡都知道,发一条微博?一天发50条算少的……

或许是因为目前整个舆论已经到了“未曾讨论先站队”的情况了,更何况奥运会成绩更是涉及到国家,这样也就让“中立”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少。

这个中立是什么意思呢?

输球了,我们是不是可以讨论一下输在哪里了?许昕刘诗雯输掉了乒乓球混双决赛,而且等于是被逆转,但逗妹记得当时互联网中好像也只有邓亚萍可以说,但凡不是邓亚萍这种“功勋卓著”的人来点评,都要被扣上一个黑子的帽子。

“我觉得第三局XXX心里紧张,有点慌,所以连续几个球都没处理好。”“他们到了决赛当然紧张,你这么会点评你怎么不去打呢?”

拿个例子对比吧,远的不说。今年欧冠决赛,“瓜帅这战术不对啊,他咋弄了个无腰阵,这么打不行啊!”“他率队到了欧冠决赛了,你凭什么说他不好!”

还是“你行你上”那味儿。

体育大国?体育强国?

想起在08年我国超越美国登顶金牌榜,之后我国的奥运会金牌数都排名前列后,便有一个论调,虽然我国是个“体育大国”,但远远不是“体育强国”。

这两个名词已经不知道是从谁嘴里说出来的了。说得委婉一点,就是一个键盘侠挥舞着键盘,中国虽然金牌榜第一第二,但依旧得不到我的承认,你们和美国/欧洲/日本差得还很远,他们玩的都是有民众基础的项目,你们玩的都是闭门造车……

且不说欧美优势项目加得越来越多,游泳这种恨不得每百米就来一块金牌,举重这种我国优势项目量级往下削,若说群众基础,如果不算麻将的话,我国的乒羽项目群众人数绝对是王者。

还是说,欧美人的优势项目才是体育“强国”标志?

或许,体育的真正目的是能让人参与进来吧。

如果说世界杯是让人爱上足球,那么粉丝们如果能通过奥运会,认识我们这些优秀的运动员们,进而爱上这些运动,能出门打打乒乓球羽毛球,在健身房适当举举铁,游游泳,跑跑步。

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已经不用再去关注我们的金牌有多少枚了吧。

想起上世纪80年代中日围棋对抗赛,聂卫平在首届比赛中连续战胜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泽秀行,并在前三届取得九连胜的佳绩,成功让国内刮起“聂旋风”,引得年轻人纷纷学起了围棋。

想起15年还是16年的时候,有媒体报道了中日韩三国围棋元老赛,当时该媒体起的标题是“老友重逢欢乐多,大前辈也追星”,底下的评论是也都在问为啥老赵没来,依田继基怎么老成这样了,小林觉还是那么帅……一片和谐景象。

想起今年奥运会多加了一个口号“更团结”,也想起了2008年北京奥运,“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体育吧,也是在赛场拼搏的运动员们希望看到的吧。

相关集锦

相关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