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必须要恭喜莱万,因为这是实至名归的,团队荣誉和个人荣誉的巅峰同时在2020年达成了最好的默契;
2020最佳球员--莱万多夫斯基
必须要为德甲高兴,要说起上一次以德甲球员的身份获得这样的顶尖个人荣誉,还要追溯至24年前的1996年,萨默尔荣膺金球奖;
萨默尔在1996年的金球夺取,成为了20年来的德甲唯一
必须也要为拜仁兴奋和激动,当前两天鲁梅尼格在接受采访时还在表示“莱万如若能获奖,也是对于整个德甲和德国足球在世界范围内更大的推广和曝光”。未曾想,在前辈的期待中,39年后再次以拜仁球员的身份捧起个人顶尖奖项的,正是和当年的鲁梅尼格一样的世界顶级前锋--莱万多夫斯基。
鲁梅尼格当年蝉联了金球奖,莱万您看呢?
备注:
2020年的金球奖是已经被取消的奖项了,因此上一段的恭喜也好,祝福也罢,其实作为一位仁迷也是将自己内心对于金球的一票投给了莱万。所以也希望这样的恭喜不要被“挑刺和无理取闹”。
而且,如若金球还在,难道不应该给莱万吗???
作为仁迷也只想任性的说一句“今年的金球奖就是莱万的”
弗里克和诺伊尔的“遗憾”:
五冠王的教头拿不了最佳主帅,最佳门将的身份进不了最佳阵容?!
尽管没有最佳阵容,但咱“爹”就是NB
似乎即便莱万拿下了“先生”,其他二人的结果也依旧有着很大的争议。只是,如若联想到前两天鲁梅尼格的采访,或许这样的结果接受起来会相对能够得到一些理解“德国足联必须努力让德国足球在2021年更加国际化一些,让世界更了解德甲。在一些地区,德甲根本是不被知晓的,我对此很遗憾。”
也许,颁布奖项的机构有自己的“全盘考量”,而这可能也正是德甲目前的一大困境和不小的短板。或许将弗诺二人的事件同这样的考量联系在一起,会显得牵强甚或“托大”。但不得不说,如果机构的原则中包含这样“不公开的默契和可能性”,也只能说这是给“德甲的激励和目标的树立了”。
而如若将这样的遗憾以动力看待,似乎在当前德甲的屏障和限制不可改变的情形下,作为班霸的担当就会变得更加艰巨。不仅要以战绩和稳定性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更少不了对于“新莱万和诺伊尔,穆勒”这样的顶尖巨星的培养。
如果从第五座到第六座等待了7年的时间,也许第七座乃至第八,九甚至第十座的收获,至少不能再像曾经的第三座到第四座的四分之一个世纪那么漫长。“卫冕或蝉联”这样的话题是较多仁迷期盼但也不敢过分奢望的高度,但仅以目前的影响力和球队现有人员结构的特点来看,创建一个小高潮甚或建立一个属于自己仁的辉煌,并非不可能的。也许这样来看,今天的“刺激”或许并非是一件完全的坏事;
拜仁的第四座欧冠确实漫长,以至于没能让马特乌斯带着冠军退役
而同样作为德甲班霸,也许有了莱万的出现弥补了德甲在个人荣誉层面24年的空白。但这样的贡献更要有本土球员的担当和出现才更加的底气十足。24年的空白并非仅仅局限于整体的德甲层面,更是整个德国球员在奖项上的缺失。除却卡恩和诺伊尔还能进行前三以外,德国的中场前球员或许也到了该去力争这样的奖项的时刻了。当上世纪的80年代还有鲁梅尼格,舒斯特尔和布莱特纳可以角逐金球的前三,90年代更是有着马特乌斯和萨默尔可以举起金球的辉煌时刻。这样的重任,不仅仅在于目前的基米希等球员,更是整个俱乐部甚至德国足球都要为之努力的方向。
德国足球应该要回到那个不只有门将的年代才行
2002年巴拉克金球第五,既是自身的最高,也是德国球员在21世纪的非门将最高
多特蒙德的重任:
说来挺巧,无论是当年的萨默尔,还是2020年当选各自最佳的前师徒--克洛普,莱万。军功章的另一半还真少不了多特的身影。
当年的二人,恐怕真的没想到还能再一起获奖
尽管克洛普并非在威斯特法伦起家,而其最辉煌的执教也是在目前的利物浦。但不得不说,当年率领的大黄蜂可以在国内连续两年压制拜仁且到了欧冠赛场可以赢下皇马进军决赛的成绩,也早已证明了他的能力和水准。
暂且不知渣叔在未来是否会回归德甲甚至出任德国主帅,但以希斯菲尔德为起点,经历了克洛普的联赛蝉联到图赫尔的执掌,多特的确为世界足坛培养了最好的主帅和更具观赏的比赛场面。随着法夫尔的下课,80后的泰尔齐奇成为威斯特法伦新的掌舵人,年轻与活动或许也将是未来的多特可以再创高峰的第一步;
1997年的希斯菲尔德和多特蒙德,互相成就了彼此的巅峰
如果没有当年多特的慧眼识珠将莱万引进,也许这位前锋是否能来到拜仁还真的是未知数。尽管莱万更多的成绩获得和突破更多展现在安联,但也无法忽视这位当年就在欧冠半决赛上演大四喜的神锋,其实早在多特时期就已经展露了自身极高的天赋和能力。而在莱万身边及之后,无论是罗伊斯还是京多安再到奥巴梅杨,甚至于今天的哈兰德和桑乔,也都是世界足坛极具球场影响力和各自位置的前列。
可能下一位获得金球奖的德甲或德国球员不一定再会和多特产生联系,但联系上段所说的德甲对于影响力和曝光量的稀缺,多特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不可或缺。
距离上次夺冠过去了23年,难道多特也要和2001的拜仁一样时隔25年再夺冠?!
如果33岁是一道坎,莱万之后德甲谁人扛旗?
2006和2018年的卡纳瓦罗以及莫德里奇,33岁的年龄捧起双料荣誉已然不再绝对的年轻,2018和2020的C罗和梅西,不同年出生的两位球王也在自身33岁的年龄放慢了绝对级统治的威慑力。而如今,已经32岁但却也即将触摸年龄“红线”的莱万,在此之后又能交出怎样的答卷和成绩?
不同于团队荣誉要依靠整体和个体发挥的紧密性,顶尖个人荣誉的获得几乎全要靠自身的成绩“说话”。梅罗的十年争霸,除了有俱乐部和国家队的成绩以外,身为攻击线的二人几乎成为了纪录的不断打破和创造者。而尽管现阶段的梅罗可能不再会有当年的恐怖效率和惊人数据,但在场的作用和威慑力却依旧。只是,如若对比现阶段二人和其他竞争者的数据甚至于以往自身的数据便可知,再夺金球或先生也并非没有希望,但难度只怕是要增加不小。
而这样的事实其实在卡纳瓦罗和莫德里奇身上也能看见些许。也许团队荣誉的获得为其加分不少,但堪称是个人生涯分水岭的时刻,也在“印证”着年龄对于运动员的影响。
堪称“红线”的33岁,几乎很难被打破
的确,自律性的极致、科技的提升和医疗的进步正在让运动员获得了相较以往更长的运动生涯和巅峰时刻。只是时至今日,无论是怎样的科技似乎都很难打破大自然对于年龄的增长所带来的影响。也许梅罗依旧有着最高的效率,但现在的他们自然不能再同五年前一般几乎可以打满所有的比赛而不受影响。也正像2021赛季的莱万,为了更多荣誉则必然要牺牲以往几乎可以全年不休的上场时间。
轮休是方式,但必须承认即便巨星的下滑是需要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缓慢,也是要预防和保护的重点对象。当一直讨论的关于“德甲影响力和曝光度”的话题,尽管可以在现阶段依靠莱万和诺伊尔等人的巅峰来保持,只是这样的传播是要长期并持久的。
基米希是当前拜仁的绝对核心,可如何让这位较为低调的球员能成为如同当年的萨默尔或马特乌斯那般夺取桂冠并拿下“先生”,球队的战绩是重要的考量以外,适合当今潮流的“流量和话题”,可能也少不了德国足协和拜仁高层费一番脑筋。
不止有基米希,格雷茨卡也是未来的德国足球重要的核心。但,他们是否能成为“先生”
戴维斯和哈兰德在现阶段可以为德甲争取到一些更年轻和更多元化的关注,但仅以目前左后卫的位置和多特难能留住哈兰德的情形,这样的期许或许最终只能通过桂冠和转会费来满足。如此情形下,德甲如何在青训井喷且潜力股众多的青年才俊中再培养“自己的莱万或新的马特乌斯”,也是提升影响力和关注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