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象牙海岸”的非洲骄傲
几个世纪以前,科特迪瓦曾是西非地区的经济、贸易重镇,因而招致了许多垂涎的人,后来又与法国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并拥有了一个非常美丽的法语名字“象牙海岸”。不过在这片与几内亚湾相邻的沃土上,同样也孕育着许多挚爱足球的孩子,1978年3月11日出生在这里的迪迪埃·德罗巴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的科特迪瓦
地处西非地区的科特迪瓦,曾经也是一片富饶、繁华之地,然而因为殖民、战乱、内斗等缘故,它变得面目全非、残垣断壁。为此,生活在这里的孩子自然无法与欧洲的,甚至是南美的相比,虽然他们也喜欢踢足球,也渴望成为职业球员,但是赋予他们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而且条件更是艰苦到让你无法想像。
来自阿比让省的德罗巴,小时候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幸好他有一个曾是科特迪瓦国脚,后来又在法国发展的叔叔,这才把他带到了法国继续自己的足球梦想。那一年,德罗巴只有5岁,踢的位置是右边后卫,而他为了加入一家俱乐部的青年队,曾经辗转于法国国内的多个俱乐部。不过凭借出色的身体条件,愈发强壮的他很快就得到了赏识。1991年,13岁的德罗巴加盟了瓦讷俱乐部,而且他很快就在主力阵容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从那时起,他认为自己终于可以凭借当球员的收入养活自己,甚至养活家人了。
小时候的德罗巴
不久后,德罗巴的心气越来越高,他想去一个更大的舞台发展,他希望能够加盟法甲豪门巴黎圣日耳曼,但那次试训的结果并不好,巴黎圣日耳曼拒绝了19岁的他。正当他有些心灰意冷,独自一人默默离去之际,来自法乙的勒芒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原本勒芒俱乐部的主席对于德罗巴并不感冒,他不清楚这名素未谋面的年轻人到底有何能为,是否会让自己的投资打水漂。可是在时任勒芒主帅威斯特洛普不遗余力的举荐,以及一番,“我发现了一名前锋的好苗子,我要把他培养成职业球员”的言论下,勒芒最终给德罗巴提供了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份合同,而德罗巴也以各项赛事72次出场、15个进球的数据,伴随它渡过了五年起起伏伏的岁月。
接下来,一切开始逐渐步入正轨,身体条件、技术能力愈发成熟的德罗巴,越来越有大将风范。他凭借自己在法乙联赛中不断积累的名气、斩获的进球,得到了法甲甘冈俱乐部的赏识,与日后成为法国国脚的马卢达组成了一对无坚不摧的锋线搭档,将甘冈这支每年都在为保级而战的鱼腩球队,一举带到了法甲第7名的成绩。
那一刻,他得到的不只是来自各方的赞美和表扬,还有一份他根本没想到的意外惊喜——来自法甲豪门马赛向他提供的一份合同。要知道,德罗巴从小就是一名马赛的球迷,这一刻如果不是梦想成真、梦想照进现实的话?又是什么呢?
维洛德罗姆球场的王牌
2002年7月1日,刚刚成为马赛新任主教练的佩兰,对球队的阵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希望球队能打出漂亮的进攻,并以进攻带动球队前进,从而逐步威胁到里昂在法甲的统治地位。
经过了一个赛季的不断尝试与磨合后,佩兰发现制约球队成绩的主要原因在于锋线的攻击力,他认为自己需要一名能够源源不断进球的超级射手。因此经过不断的考察、对比后,他打造出了一条在法甲联赛中堪称是梦幻的“非洲”锋线组合——德罗巴、马莱、易卜拉欣·巴卡约科、米多。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一笔引援就是:以330万英镑的价格,从甘冈签下的德罗巴。几乎是与此同时,德罗巴还谢绝了法国队的邀请,顺利敲开了科特迪瓦国家队的大门。
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初来乍到的德罗巴与球队完成了无缝对接,似乎他就是专门为马赛打造的一块拼图一般,让佩兰为球队设定的战术一次次发挥得淋漓尽致,拿下一场场胜利。即便那个年代的法甲还处在里昂“一超多强”的天下,那个年代的法甲射手榜上还有保莱塔、西塞、农达这些足够伟大的名字,可是德罗巴却依靠蛮不讲理的方式,仰仗自己的身体优势不断的进球,将马赛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一步步缩小,将个人的数据逐步提升,直至和那些享誉已久的射手足以并肩而论。
于是,一个赛季下来,并不被多少人看好的德罗巴,意外的以35场联赛、19个进球的数据杀入了法甲射手榜的三甲,又意外的以各项赛事55场、32球的数据,当选了2003/2004赛季法甲的最佳球员、法国足球先生,甚至他还入围了世界足球先生的候选名单,与罗纳尔多、齐达内、菲戈等同台竞技。而他所效力的马赛,也化身为了一匹黑马,在许多人根本不重视的情况下,成功闯进了欧联杯的决赛。
或许有那么一段时间,在马赛无比开心的德罗巴,真的打算在这座法国最大的港口走完一生,或者说是走完自己的球员生涯。然而因为2003/2004赛季的一场欧冠比赛,他后来放弃了这个想法,决定踏过英吉利海峡,去那片天地找寻一个更伟大、更辉煌的明天。
那一天,他对阵的是穆里尼奥率领的波尔图,德罗巴像以往那样倚住了对手的后卫,继而杀入禁区,顺利攻破了对手的球门……赛后,对他赞赏有加的穆里尼奥找了个机会告诉他,“执教波尔图的我,现在的确没有足够的资金签下你,但是有朝一日我去了其他球队,你就是那名我最想要得到的球员”。此外,穆里尼奥还告诉他了这样一句话,“你是一名好球员,但你要是想成为最佳,那么你就得为我效力”。
多年后再去回首这段往事,好像也是因为这句话,才正式拉开了德罗巴与切尔西长达十年的情缘。
为你踢球!我就是最佳球员
2004年夏天,得知马赛正在与切尔西接洽后,德罗巴起初并不认为自己会离开马赛,他觉得自己在马赛过得很开心。然而因为穆里尼奥的缘故,他在给马赛留下了2400万英镑的转会费后,空降斯坦福桥,穿上了切尔西的蓝色战袍,毅然登上了那艘被称为“切尔斯基”号的豪华巨舰。
21世纪初期的英超赛场,虽然激烈程度远非今日可比,但身体对抗已是家常便饭。初来乍到的德罗巴,一时间要陷入和对手中后卫不断的肉搏战中,对手没有怕,怕的反而是身体条件出色的他自己,因为他紧张了!在那个球迷、媒体对他都不太熟悉的环境中,人人都认为,德罗巴将是与亨利、范尼斯特鲁伊这对“绝代双骄”在射手榜上争风吃醋的第三人,结果直到联赛第3轮,客场面对水晶宫时,德罗巴才依靠埃辛的传中球,找寻到了自己加盟切尔西以来的联赛处子球。
意外的是,这粒联赛的处子球并没有让德罗巴尽快步入正轨,开始源源不断的收获进球,反而在切尔西不断的征程中,他的状态变得起起伏伏,有时候突然一鸣惊人,有时候在面对像伯明翰这样的鱼腩部队之际,竟然会打偏近在咫尺的单刀球。
那段岁月的德罗巴不断受到来自场外、媒体的批评,而他自己的内心也慢慢回荡起了一段声音,“或许回到马赛会让生活变得更好,但我是一名战士,我要继续留在这里,成就一番事业”。彼时,只有穆里尼奥坚定的站在了他这一边,并且告诉所有人,“等他离开切尔西的时候,再去评价他”。
恐怕是受到了穆里尼奥一番言论的感激,也可能是受到了穆里尼奥暗中的点拨,在那一年的冬天来临时,德罗巴逐渐找到了在英超立足的办法——不再往禁区外面跑,不再考虑自己长途带球奔袭,不再考虑玩个脚下技术过人……从“魔鬼赛程”开始之日起,他便学会了仰仗自己的身体条件碾压对手的防线,几乎每次出现在小禁区内都是威胁。联赛杯决赛,是他在加时赛中完成绝杀,帮助切尔西3:2击败利物浦登顶,整个赛季他又用10粒进球、5次助攻的表现,帮助切尔西打破曼联、阿森纳的垄断,登顶英超。
接下来,2005/2006赛季,一个可怕的德罗巴出现了,在进球、助攻,大号“两双”的数据加身之下,切尔西如何不能卫冕呢?但这一年,其实还发生了一件令所有人觉得,德罗巴非常伟大的事。
在成功获得了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出线权后,德罗巴与队友们一起在赛后高呼,“请宽恕我们,我们实现了诺言,我们厌倦了战争,我们的国家正在分裂,我们要和平,我们希望举行选举,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喜的是,世界杯进行期间,兵戈已久的科特迪瓦国内果然停战了;更可贺的是,世界杯后的非洲杯预选赛,比赛场地被选在了叛军首都布瓦凯举行。
德罗巴以足球的名义,打开了一扇让祖国通往和平,让人民通往幸福的大门。
斯坦福桥球场永恒的传奇
国家队的赛事暂时告一段落,重回伦敦的德罗巴,不论是从竞技状态、个人气场,还是知名度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他变得愈发成熟,更加强大,攻击球门的方式更是蛮不讲理。因此,我们才赋予了他“魔兽”这个外号,而且我们都希望时年28岁的他能够伴随切尔西更久一点。
虽说此时的切尔西已经没有了被德罗巴视为“恩师”的穆里尼奥,可不论是在格兰特、斯科拉里、雷·威尔金斯的手下,还是希丁克、安切洛蒂、博阿斯的手下,德罗巴的地位都是不可动摇的,即便财大气粗的切尔西在转会市场上仍旧一掷千金,锋线上的射手们来来往往,前有克雷斯波、舍甫琴科、皮萨罗、阿内尔卡等足坛名将,后有斯图里奇、博里尼、卢卡库等年轻人的不断成长,以及“圣婴”托雷斯的加盟,但是绕了一大圈之后,大家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德罗巴就是专门为切尔西量身打造的一员锋线大将。
此刻,不妨去回顾一下切尔西在“后穆里尼奥一进宫时代”中斩获的荣誉:2008/2009赛季的足总杯冠军、2009/2010赛季的英超冠军与足总杯冠军、2011/2012赛季的欧冠冠军与足总杯冠军、2014/2015赛季的英超冠军和联赛杯冠军。每一项都有德罗巴勇冠三军的身影,每一项都掺杂了德罗巴的汗水和努力。但是在2012年夏天到2014年夏天这段时间里,德罗巴与切尔西却是绝缘的,因为他先辗转来到了中超赛场的上海申花,之后又效力过土超联赛的加拉塔萨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