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我的人总会存在,我不在乎,”在刚刚结束的全明星赛上,带着无数质疑入选首发的特雷-杨说。
杨嘴上说不在乎,可身体却很实诚。全明星赛后第一个比赛日憋了一口气的杨便大爆发,他面对热火出战40分钟25投12中,其中三分15投8中,罚球19罚18中轰下生涯新高的50分外加8助攻、2抢断,在场正负值为+10分。
这是杨生涯第6次单场砍下至少45分,在21岁或更年轻的球员中,他仅次于勒布朗-詹姆斯,多于凯文-杜兰特,迈克尔-乔丹。
这是杨第11次单场砍下至少40分,自1976-77赛季以来,他是生涯前2个赛季单场砍40+分次数最多的球员,超越了沙奎尔-奥尼尔。
杨是史上第4年轻的50分先生,拿到50分时比他更年轻的只有詹姆斯、德文-布克和布兰登-詹宁斯。
杨媲美了各种名人堂级别的球星,谁还敢质疑杨的全明星资格?此役过后,杨的场均得分突破30分,提升到30.1分,超越了阿德托昆博上升到联盟第2位。一个年仅21岁的二年级生,如今已经跻身超级得分手的行列,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翻版库里,杨的超远三分炼成记
同热火一战第四节7分4秒,杨面对另一位新科全明星阿德巴约防守。杨的身高只有1米85,而阿德巴约身高2米06,这还没考虑阿德巴约的超长臂展。身体条件上,杨完全处于下风。
但是,这种尽落下风的错位场面,杨见多了,他不慌不忙运球,突然之间踩着中场logo出手,球应声入筐。
全场比赛,杨8个三分中没有一个在25英尺以内,他有3个是在30英尺开外,还有1个也在28英尺开外。本赛季,杨的超远三分命中数仅次于利拉德,联盟第2位,超远三分是其一大杀招。杨的超远三分是如何炼成的?这得从7年前说起。
2013年,诺曼北部高中,身高只有1米83,体型削弱的杨站在了主帅布莱恩-梅里特面前。这个小个子后卫看上去毫无特点,任何正常人都不认为杨能在诺曼北部高中打上球,毕竟他们所参加的是俄克拉荷马高中级别最高水准的比赛。
杨知道,要想打上球,要想面对更高、更壮、年龄更大的球员不落下风,他必须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投射。梅里特多数时间将杨当定点射手使用,但是因为体型差距太大,杨很难找到出手机会,所以他选择了拓展射程,在防守人扑到他面前之前出手。
高中时代,杨每天练习至少500次投篮,其中有大约50个是超远三分,渐渐地,杨可以在三分线外几步远的位置出手。那时候,超远三分被视作不合理投篮,只有时间所剩无几时才会有球员出手,那并非常规投篮。可当杨在训练中无数次命中超远三分,梅里特开始允许杨出手。
“他不得不在很小的年纪练30-35英尺的干拔三分,”梅里特说,“大多数人不会那样做,因为没必要。但是杨不一样,那时候他才9年级,而他面对的对手可不全是9年级,他可能是俄克拉荷马唯一一个打6A比赛的9年级生,所以如果他想成功,他必须得有点独门武器。”
高一那年,杨在一场比赛中命中了7个超远三分,其中有3个是logo shot,从那时候起,杨的信心达到巅峰,梅里特也不再限制杨的出手距离,因为那时候杨的三分命中率已经达到恐怖的40%。高中最后一个赛季,杨有一场比赛命中12个三分,狂轰62分。
梅里特算过一笔账,证明杨出手超远三分合情合理,他说:“如果他出手10次命中4个,那就是12分。而其他人两分球得出手10次命中6个才能得到12分。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点,如果你帐下有球员能稳定命中三分,那你要做的就是让他出手,他14岁时就能做到了,他现在的打法跟那时候没什么不同。”
杨的超远三分可不是定点三分,而是高难度的持球三分,他很早便开发持球三分,数据显示,库里大学最后一年运球投篮命中率不过35%,利拉德在大学的最后一个赛季为38%,杨在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大一赛季便达到了36%。
过去,出手超远三分的球员会被视作疯子,教练会把这种球员臭骂一顿然后摁死在板凳上,杨赶上了好时代。杨经常被拿来跟斯蒂芬-库里对比,实际上,杨不是因为库里而开始投超远三分,但他承认,如果不是库里的成功,舆论大众不会那么轻易接受他。
“差不多是一个完美的时机,因为库里在那样打球,他打得很好,他证明了这样打能成功,对我而言那是完美的时机,当我看到库里那样打球,说实话,我想比他更多去出手超远三分,”杨说。
只会三分?杨的抛投也能杀人
对于杨这种体型削瘦的后卫,球探、球评会质疑他们的突破能力、篮下终结能力,因为受制于身高、对抗能力,他们的突破效率往往会不足,生涯初期的库里、利拉德都面临过这种问题。
在防杨这种持球型后卫时,很多球队都有针对性的策略,比如包夹逼迫传球,比如严防三分线和篮下,逼迫持球人采取性价比比较低的中投。过去,不少持球人在这些防守策略面前哑火,为了应对,杨找到了破解之道——抛投。
打热火,杨就3次完成抛投,当对手对他的挡拆祭出侵略性十足防守,杨无法在三分线出手也无法突破到篮下时,他的抛投犀利无比。超远三分之外,这是杨的另一个杀招。
“我跟他说,如果你只会投三分,你可能最终只能去NCAA二级联盟打球,”杨的父亲雷福德-杨说道。
杨很早就开始研习抛投,他很早就意识到了抛投的重要性,因为他的父亲经常让他跟年龄更大的孩子比赛,杨必须得找到办法面对比他更高的球员把球送入篮筐,这是矮个子后卫的生存法则之一。这也是杨从史蒂夫-纳什身上学到的。在同纳什特训,研究纳什的比赛录像时,杨重点研究了该如何在狭小的空间中运球突破,如何打磨运球、抛投。据悉,杨打磨抛投付出的时间远比他打破其他投篮方式更多,甚至超过练三分的时间。
“因为联盟有太多大个子,有太多镇守禁区的球员身材高大,”杨说的,“对于盖帽手而言,要判断进攻球员抛投的时机很难。”。
千万别以为抛投只不过是一种出手方式,实际上,当小后卫突破到篮下,究竟是自己抛投还是吸引篮下协防人防守后传球,这非常考验球员的判断能力。当持球人突破,他们需要预判,需要观察防守人和队友的走位,一瞬间甚至提前做出判断难度很高。幸运的是,杨具备那种意识。
“我们都知道,他是个天才,他有天赋,当他杀入到那个区域,总能找到抛投机会,”老鹰助教马龙-加内特说。
本赛季,杨在禁区内、三秒区外的区域投射命中率接近50%,他在这个位置场均投中接近3个进球,他是联盟最顶级的抛投手,本赛季抛投命中率高达47%,一共出手116次抛投。对手会优先防篮下和三分线,可杨能用抛投击溃对手防线。
如今的老鹰仍在重建过程中,仍有人会诟病老鹰拿卢卡-东契奇换样的运作,也有人会诟病杨的防守。但至少,进攻端杨已经是联盟最具影响力的球员之一,他已经是联盟最可怕的得分手之一。未来当老鹰阵容搭配完成,改善防守,提升战绩,还会有多少人质疑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