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NBA直播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专题...

我国焊接领域的“扛把子”,火箭焊接第一人,百万年薪都挖不动他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龚自珍

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往往都喜欢去一些金融、互联网等听起来高大上的行业工作,要是有哪个大学生跑去当工人、务农,那绝对会成为十里八村的笑柄。

但社会运转是一个整体,老百姓想过好日子,国家想快速发展,程序员、高管、白领这些听上去体面的工作固然光鲜亮丽,但工匠、农民却更是必不可少。那些熟悉先进技术,胸怀精湛技艺的工人,有时候甚至能引来好几个国家的哄抢,高凤林就是这样一个工人。

1962年,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高凤林来降生到了这个世界。从小成绩他就长期稳居班上前几名,跟其他成绩好的'小书呆'不同,高凤林对各种机械器材有着一股子不知从何而来的着迷。

16岁那年,高凤林如愿以偿加入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下属的211工厂开始学习焊接技术。当时的高凤林也曾被家人朋友质疑,为什么要从事焊接这个在外人看来并不是很风光的职业,但面对周围的反对声音,他却丝毫没有半点理会,一心只想把自己的技术磨炼得更好。

参加工作后高凤林被分配到了第七机械工业部,成为了一名正式的车间工人。由于他做事情认真,学习能力强,得到了周围同事跟领导们的一直赞扬。其他人闲的时候都喜欢跑到外面去抽烟放松,但高凤林却总是捧着一本书再看,要么就是请教一些老工人关于技术上的问题。

1982年,高凤林原本工作的第七机械工业部被正式改名为航天工业部,高凤林则留在其中为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堪称焊接领域的“扛把子”。

高凤林始终相信'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信念。88年的时候,高凤林决定前往首都联合大学继续学习机械方面的相关专业。此时他一边工作一边读书,求学四年间将一身本领练得更上一层楼。

本来他的专业技能就非常扎实,现在的更是成为了业界知名的'大师'。同时他思想觉悟也非常高,一直积极寻找加入组织的机会。终于在91年的时候,他通过了考验,从此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

那么高凤林对于咱们国家的航空事业具体做出过什么样的贡献呢?还得从火箭部件说起。

在我国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上,用于承载火箭的振动大梁是其中无比重要的一个部位。该部位所采用的材质必须十分牢固,容不得半点闪失,这也注定了该部位对于焊接工作的要求非常苛刻。

高凤林在接到焊接该部位任务的时候,脑门也冒出了一阵冷汗;但得益于那无比扎实的技术知识,他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摸索出了一套极其先进的焊接放法,顺利解决了振动大梁的焊接问题,成功将长征二号送上了天。

对于这样的优秀人才,国外的顶级企业也是求贤若渴,大企业纷纷派人来和他接触,甚至还有一家外企为了挖他,开出了当时他的工资八倍高的待遇,同时再追加两套北京地区的房产作为签字费,百万年薪只为将他挖走。

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高凤林内心一丝动摇都没有,他回答道:'你们的福利待遇很好,让人非常心动。但是,我拒绝。'他不为厚禄所动,他想要的只不过是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人,配得上'大国工匠'这一荣誉。

相关集锦

相关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