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NBA直播 请输入您要搜索的专题...

足篮球不行同病相怜:强调身体丢失基本功,机械化选材关起门自嗨

随着斯洛文尼亚、意大利、德国、捷克拿到了最后4个突围名额,奥运会参加男篮比赛的12支球队正式揭晓;这也是中国男篮自1984年以来,首次无缘奥运会;这也意味着,中国代表团从男篮选旗手的传统得暂停了。当然由于落选赛的对手太强了,外界早在2019年主场打世界杯无缘直通东京的资格后,就已经预料到中国队打进奥运会几乎不可能了,因此落选赛的连败并未造成太大的波澜。而尴尬的也不只是中国男篮,而是中国三大球项目除了三人篮球国家队进了奥运会,中国男篮、中国男排,男足国奥队都没有进奥运会。反观女子三大球则全部晋级了奥运会,女排的目标是冲击奥运会冠军,中国女篮也非常有希望争夺一块奥运奖牌;中国女足稍微差点,但进前8的希望不算小!

三大球“阴盛阳衰”不是一天两天了,特别是男足和男排的烂,在中国社会根本就不叫新闻;只不过中国男篮也变得这么烂了,确实有点让外界措手不及。而在三大球“阴盛阳衰”的背后,跟“发展战略”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国家各个运动项目,男女运动员的培养力度相对均衡;但很多国家女子项目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情况下,三大球女队遇到的竞争压力要明显小于男队。但是在三大球男队集体无缘奥运会的背后,外界也或多或少的察觉到,我们的三大球整体水平处于下滑的轨道。

关于三大球整体水平下滑的原因,可谓各不相同。这其中男排不行的原因可以归结于排球在我国普及度、受关注度不够,联赛的影响力也有限;我国的男排运动员收入水平、联赛影响力、联赛竞争力都远不如女排。而不少地方的培养体系,女排挑人的优先级很多时候跟篮球并列,在田径之前;但男排运动员很多都是被篮球、田径刷下来的。而普及度低、选材差、职业化程度低的连锁反应就是训练、比赛质量也不行。很多男排的队伍在力量和体能方面,没有专业的教练,对力量、体能训练缺乏周密的计划。

力量和体能不行直接导致,我们的男排运动员如果第一局一上来就采取跳发,很多时候打亚洲层面的比赛,到了第三节开始在上面就大口喘气了,甚至出现过第三节就有球员抽筋的情况。而没有体能和力量做保证,直接导致在高强度的比赛下,技术也很难运用出来。但足球和篮球不行的根源是完全相同的,那就是在进行总体设计时就跑偏了!

三从一大没有错,足篮球培养过于强调身体丢失基本功

过去中国竞技体育的主要训练原则是三从一大,即“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训练”。虽然前几年中国足球和中国篮球再度提出“三从一大”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嘲讽的声音;但实际上“三从一大”的原则没有问题,即便放到三大球竞技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如果他们的训练无法做到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没有大运动量训练,他们的球员竞技水平也无法保障。而之所以重新拿出 “三从一大”遭到了一些负面的声音,真正的问题出在“执行”层面。

过去我们所有项目的大运动量训练,都是从打磨基本功开始;但以往中国男足在亚洲层面之所以有“恐韩症”,一打伊朗就容易被打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韩国人比我们能跑,伊朗人比我们身体好,对方冲起来我们挡不住。因此很多外教来中国执教时,他们的潜意识里会认为中国球员不行是体能和对抗不行;特别是佩兰当国家队主教练的时候,更是明确提出,没有对抗就不可能冲出亚洲。当然加强体能和对抗都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这种为“力量论”导致中国足球的选材一度过于重视身体素质和身体条件,在培养球员的过程中也过于重视体能和力量训练,从而忽视了基本功的打磨,导致中国球员现如今在头球、停球、传中、射门等多个环节的基本功要比前辈们差了很多。

而过去中国男篮到国际舞台,球风硬朗的欧洲球队一向比较克我们;尤纳斯带队时就明确提出过类似于“没有对抗打不了国际比赛”的观点之后,这些年中国篮球的选材、训练也越来越重视身体训练,而忽视了技术训练的结果便是19年打世界杯的时候,中国队很多空位三分投不进,罚球屡罚不中。

当中国男足的球员就算把身体练到了自己的极限,碰到伊朗、伊拉克、叙利亚还是吃亏,比体能还是跑不过韩国,把头球、边路传中等特长给丢了。而中国男篮再怎么练力量对付欧洲球队还是吃亏的同时,也把三分球、快速反击、急停跳投等武器给丢了!

职业联赛火热拿来主义害死人,基层教练水平严重下滑

当然丢掉技术、基本功的背后,既是整个人才培养方向出现了偏差,也跟基层教练的水准出现了下滑有关。

在原本的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老教练都是文化人,很多甚至是大学生,他们有很强的文化素养。但是从体工队体制建立开始,学训矛盾就在中国体坛有些难以调和,大多数运动员小学毕业以后就不怎么上学了,能正儿八经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比例并不高;所以很多运动员、教练,他们就是初中或小学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的很多东西无法完整表达出来,没办法传授给球员。

而在原来“举国体制”下,很多优秀的运动员,特别是顶尖运动员,退下来以后愿意去基层锻炼;很多优秀教练,也愿意扎根在基层。但自从职业联赛开启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职业教练和基层教练的收入差距拉开了,对人心的触动也很大,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很少有人愿意再去基层;在基层出了一些成绩的教练,也很容易被职业队高薪挖走。一旦基层教练水平下滑,就意味着一些好苗子会被埋没;有些家长一看教练不行,可能也就不愿意再让孩子继续去练了。

而在职业化开始以后,传统的体工队模式瘫痪了,业余体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俱乐部、经纪人都有过用歪门邪道的方式,去钻规则的漏洞,把很多优秀好苗子以一分钱不花的方式从业余体校带走的操作,导致培养球员的业余体校血本无归,这也非常打击教练员、机构的热情。

不愿走出去关起门自嗨,中国男足和男篮都在错误的道路上恶性循环

在前几年,中超和CBA如火如荼的进行时,出现了三个很尴尬的情况:

1、本土球员成了外援的配角,缺少挑大梁的机会。无论是中超还是CBA,前些年都找来了非常多出色的外援,外援把大多数球权占据了,本土球员很多时候只能在上面打打杂;习惯了当配角,导致他们到了国家队都不敢站出来。

2、薪水太高,国内球员不愿意走出去。在“工资帽”制度出台前,中超和CBA的国内球员顶薪都超过了税后2000万人民币。再算上奖金,个别球员一年光在俱乐部的收入可能就接近3000万。钱赚的太容易了导致有些球员明明可以去更高水准的平台锻炼,但他们没有走出去的动力。

3、联赛的保护哨,我们的球员出去以后适应不了强度。在CBA,很多时候身体一有接触裁判就响哨;而中国足协前几年在给裁判进行培养时,就明确提出了,只有双方有身体接触后倒地,为了避免争议,尽可能的都要吹犯规。然而很多在CBA、中超吹犯规的球,出去是不会吹的,这就导致我们的球员打国际比赛经常性的适应不了裁判的吹罚尺度,心理也连带着出现了很大的波动。。

关于裁判的吹罚尺度问题,现如今中国足协专门找国内最好的裁判亲自来授课,来介绍西亚裁判的吹罚特点,来介绍亚足联培训时提出的吹罚标准,让国脚们了解亚足联的执法要求。而CBA则是让教练和裁判进行沟通,以此来达成某种平衡。关于薪水的问题,已经有了工资帽;即便背后还会存在一些“阴阳合同”,但“工资帽”是一个好的开始。而关于本土球员在联赛给外援打下手的问题,中国足协、中国篮协的想法就显得有些激进了;新赛季CBA直接全华班,中超联赛都被搞得支离破碎到,有些俱乐部对外援缺口已经是无所谓的态度了。然而取消外援也好,外援存在缺口也罢,虽然给了本土球员更多的表现机会;然而当这些机会都是政策给予的,而非球员自己争出来的,这种强行拔苗助长的方式不仅对联赛造成了伤害,对国家队又会起到多大的帮助呢?

每一次中国男足和中国男篮失败后,都会进行反思,而每次反思的结果也基本上是大同小异,各方已经麻木了。而如何解决好中国足球和中国篮球的发展,都可谓是宇宙级难题;这其中有些部分,不是中国足协或中国篮协能解决的,甚至都不是体育总局能解决的;但有些事情,明明是他们有能力做好,但他们做好了么?

狂练体能和对抗,身体还是不如别人,反倒是基本功越来越差、战术执行力越来越差,导致足球、篮球金字塔塔尖的核心运动员,相较于前辈的竞技水平有了明显的下滑;而这种竞技水平的下滑,又恰恰反应出过去这些年,我们的青训出了很大的问题,或许中国足球和中国篮球都应该回到原有的思路。有突出技术能力的运动员要得到重用,人才培养必须重视对基本功的打磨!只有当中国男足运动员可以找回头球,可以把球停在脚下,中国篮球找回快准灵的传统才有机会打响翻身仗!

相关集锦

相关录像